139-1777-6136

深入了解进出口保税货物及其通关程序

进出口保税货物的概念

保税制度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保税货物则成为了进出口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保税货物具有一些独特的特征和通关程序,下面我们将深入了解这一概念。

深入了解进出口保税货物及其通关程序

保税货物的定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保税货物的定义如下:“经海关批准未办理纳税手续进境,在境内存储、加工、装配后复运出境的货物。”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保税货物是一种特殊的进口货物,其主要特点是未在进境时办理纳税手续,而是在境内进行存储、加工或装配,最终以原状或加工后的形式复运出境。

保税货物的特征

为了更好地理解保税货物,以下是其主要特征的简要说明:

1. 特定目的:保税货物进口的目的是进行贸易活动(储存)或加工制造活动(加工、装配),与其他暂时进口货物(如工程施工、科学实验、文化体育活动等)有所不同。

2. 暂免纳税:保税货物进境时暂免缴纳关税,但需要提供保证金或提供担保,待货物最终流向确定后,海关才决定是否征税或免税。

3. 复运出境:保税货物必须以原状或加工后的产品形式复运出境,这是保税货物的基本前提。这意味着保税货物的通关程序是一个从进境、储存或加工到复运出境的全过程,而不是像一般进出口货物那样在某一时间点上办理进口或出口手续后即完成通关。

保税货物通关的基本程序

为了使保税货物合法进出境并符合法规,需要遵循一系列通关程序。以下是保税货物通关的基本程序:

1. 合同备案:经营保税货物的单位在进口前需要向主管海关申请办理合同备案手续,以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一致性。海关将批准后签发相应的登记手册。

2. 进口货物:保税货物实际进境时,经营单位或其代理人必须持有海关核发的登记手册及其他必要单证,向进境地海关申报并办理进口手续。

3. 储存或加工后复运出境:保税货物进境后,需要储存在海关指定的场所或交付给经海关核准的加工生产企业进行加工制造。在储存期满或完成加工后,货物需要再次复运出境。经营单位或其代理人需要向出境地海关申报并办理出口手续。

4. 核销结案:在备案合同期满或加工产品出口后的一定期限内,经营单位需要向合同备案海关申请核销手续。海关将对保税货物的进口、储存、加工、使用和出口情况进行核实,并确定最终的征免税意见。这一步意味着海关与经营单位之间的监管法律关系的最终解除。

X
服务热线139-1777-6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