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近几年中国对东盟的出口经历了一次冲高回落的过程。从2020年到2022年,中国对东盟的出口增速逐年增加,分别为7%、17.7%和21.7%。然而,在今年的前五个月,中国对东盟的出口额同比增长16.4%,相比1-4月回落了7.7个百分点。尤其是4月和5月,对东盟的出口增速分别为4.5%和-15.9%,相比3月的35.4%大幅度回落。
中国与东盟的双边外贸关系已经经历了长达十余年的增长,东盟在中国的出口总额中的份额不断攀升。从2005年的仅占据7%的份额到2020年的15.5%,东盟稳居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与此同时,欧盟和美国作为中国的前两大贸易伙伴的比重不断下滑,由2017年的15%、14.2%降至今年前五个月的13.6%、11.3%。
然而,随着中国对东盟出口的持续增长,市场开始更多关注这种增长的可持续性。这取决于中国与东盟在产业链中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从近年的出口数据来看,在机电类和贱金属等出口品类上,中国和东盟之间仍然具有强大的协同效应,机电类产品也是中国对东盟出口金额最高的产品。然而,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在《竞争还是互补?——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再探讨》一文中指出,在机械和交通运输设备以及杂项制成品两个行业中,中国与东盟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特别是在杂项制成品方面,中国的出口竞争力在2012年开始下滑,而东盟则明显提升,这些制成品包括家具、服装、鞋靴等劳动密集型产品。
因此,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出口关系需要平衡竞争和合作。在寻求可持续增长的道路上,双方可以通过进一步加强产业链上的协作,发展新的合作领域,并加强质量和创新能力,以确保双边贸易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总结起来,中国对东盟的出口经历了一次冲高回落的过程。中国与东盟的双边外贸关系取得了长期增长,东盟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然而,市场开始关注对东盟出口的可持续性,竞争与合作成为关键因素。双方可以通过加强合作、发展新领域和提升质量和创新能力来实现稳定和可持续的贸易发展。
Copyright © 2022 上海中世通进出口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202103022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