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贸易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贸易增长模式,旨在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然而,我国在发展低碳贸易过程中仍面临一些阻碍。
1.我国出口商品中高耗能产品过多。
根据统计数据,我国出口产品中能源消耗最多的门类均位于前十位,这导致低碳贸易难以实现。
2.我国出口商品中高碳排放产品比重过高。
随着高碳产品在出口中所占份额不断增加,国际市场对我国产品的低成本优势受到挑战,同时也面临国家碳关税等问题。
3.我国出口商品中低碳技术含量过低。
我国出口产品大多数为中低端制成品,缺乏高端的低碳技术,导致产品的能耗和排放较高。
4.低碳贸易尚未自由化。
由于多哈会谈停滞,缺乏统一的低碳贸易准则,使得低碳技术和措施可能成为进口国设定贸易壁垒的手段。
尽管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发展低碳贸易对我国具有重要性。
1.低碳贸易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国资源相对紧缺,环境污染严重,发展低碳经济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低碳经济将兼顾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2.发展低碳贸易是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随着经济高速增长,资源和能源的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发展低碳经济将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3.低碳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发展低碳经济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提高技术含量,这将创造就业机会,带动经济增长。
4.低碳贸易是中国跨越式发展的契机。
发展低碳经济将成为推动世界经济走上新周期的增长点,对中国而言,发展低碳贸易将带来经济增长、劳动就业和节能减排三重效益。
为实现低碳贸易的发展,我国需要从源头上控制高能耗、高排放产品的生产,并引导出口产品结构向高附加值、低能耗、环境友好型的高科技产品和服务业方向转移。同时我国需要加快研发和应用低碳技术,推动低碳贸易自由化,以及积极应对国际贸易中可能出现的碳关税和贸易壁垒。
Copyright © 2022 上海中世通进出口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2021030222号-1